理事長的話
President’s Message
It is my great honor to serve as the 6th President of the Taiwan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TSRM).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on December 27, 2014, led by Professor David C.C. Chuang, TSRM has grown into a dynamic professional community, dedicated to advanc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in Taiwan and beyond.
Over the past eleven years, TSRM has actively engaged in academic ex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Through strong partnerships with the Japan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JSRM), the Korean Society for Microsurgery (KSM),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ASRM), we have collectively expanded the global impact of microsurgical innovation. These collaborations have enabled us to share knowledge, refine techniques, and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our members to thrive.
Looking ahead, TSRM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clinical excellence, academic exchange,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Our mission is not only to provide the best surgical solutions for patients, but also to lead in develo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This vision inspired us to launch a new Bootcamp Program in the past summer vacation,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program introduced the fundamentals of microsurgery through interactive workshops and hands-on activities. We are delighted to share that this initiative received overwhelmingly positive feedback, reflecting the enthusiasm and curiosity of young learners toward medical sciences. TSRM believes that cultivating interest and passion for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mong youth is an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 of our field.
As we mark our 11th anniversary in 2025, TSRM remains committed to shaping the future of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With the dedication of our members, the support of our international partners, and the inspiration drawn from the next genera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advance toward our vision: restoring form, relieving pain, and restoring function for patients in need.
I warmly invite all colleagues and friends to join us in this journey, and to celebrate our achievements together at the upcoming Annual Meeting on December 11–12, 2025, to be held at the Research Building,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Linkou, Taiwan, where world leaders and rising stars in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will gather for a truly remarkable scientific exchange.
With deepest gratitude and best regards,
Cheng-Hung Lin
President, Taiwan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TSRM)
October 4, 2025
*** *** *** *** *** *** *** ***
親愛的會員、學員大家好:
TSRM自2014年12月27日在莊垂慶教授的帶領下成立,至今已經邁入第11 個年頭。一路走來,我們不只在台灣紮根,也和日本(JSRM)、韓國(KSM)、美國(ASRM)等國的學會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讓台灣在國際顯微外科的舞台上持續發光。
除了臨床和研究,我們也很重視人才的培育。今年暑假,TSRM首次舉辦了中學生顯微外科訓練營。透過互動課程和小組操作體驗,讓年輕學子們感受到顯微外科的魅力。活動得到非常熱烈的回饋,也讓我們更確信──啟發下一代,是推動醫學前進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TSRM十一週年,我們即將在2025年12月11–12日,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研究大樓舉辦年會。主題是「From Pain Relief to Function Restoration: A New Era of Neuromuscular Interfaces and Limb Reconstruction」,屆時將邀請世界級專家以及新生代醫師一同分享最新的技術與經驗,這將會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盛會。
顯微重建醫師的使命很直覺卻很重要:幫助病人重建外觀、減輕疼痛、恢復功能。誠摯邀請所有朋友與我們一同走在這條道路上,共同見證TSRM下一個十年的成長。
理事長 林承弘
敬上
2025年10月4日

各位會員、學員大家好:
首先歡迎大家參與2024年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Taiwan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TSRM)年會。此次年會打破過去獨立辦理的模式改在南港 展覽館會議中心與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TSPS)合辦。大多數顯微及相關重建主題演講在TSRM主會議舉行,並將全程英文報告,與國際接軌,內容相當精采。
TSRM 學會在魏福全院士等國內顯微重建外科同好共同發起於2014 年創立,歷經莊垂慶、陳宏基、張志豪、謝式洲理事⻑苦⼼經營,剛好滿十年,逐步讓台灣顯微重建學會在國際站穩腳步。
過去⼀年在南北假林⼝⻑庚及⾼醫舉辦⼆次顯微縫合營,培養學員對顯微手術熱忱;今年無語良師課程因颱風而停辦,甚為可惜,仍感謝花蓮慈濟無語良師課程每年無私協助奉獻。
另外今年⼀⼤亮點是配合各相關學會努⼒爭取多年健保點值,在穿通枝皮瓣給付大大提高,以吸引更多年輕醫師參與此類手術,服務病患,提昇醫療品質。
另我們學會邁向國際,今年10月已與韓國重建顯微學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定會增加學術國際交流互動。
⽽今年節⽬在賴志昇秘書⻑協助以及整外學會林承弘秘書⻑共同協助安排精彩節目,包括台灣、日本、新加坡、美國優秀speakers以及莊垂慶教授特別演講,並細分為周邊神經重建、頭頸癌重建、乳房重建、肢體超顯微、美容重建議題及機械手臂等領域,內容十分精采,也提供論文競賽,鼓勵年輕醫師加入TSRM成為會員分享新知,並提供優渥獎金鼓勵,也希望加入會員新血輪注入活力。
祝⼤會成功,感謝⼤家前輩⼀路相挺,未來在下⼀個⼗年持續發光發熱!
2024年12月07日
理事長 郭耀仁
敬上
親愛的會員、學員:
大家好!
歷經將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 Pandemic)至今,對整個世界的影響是廣泛、多層面、而 巨大的,許多的事情與環境也因疫情而發生改變,包括整個民生、醫療防疫應變、病患治療、醫學教育、學術研究…等等,也隨著疫情狀況而滾動式的應變和改變中。台灣的防疫在大家的努力下,尤其是第一線防疫的醫護人員,許多會員也都在自己的崗位上付出,大家的醫療作業或學術教學、研究活動也才能在防疫措施規定下,持續以同步或非同步、遠距、線上會議…等等不同形式,讓大家的臨床服務、教學、研究不中斷,感恩。
今年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也在疫情之下,克服各項困難,持續各項學術活動及教育課程。四月份繼續教育以實體及線上併行方式在台大舉行,五、六月是疫情最緊張的時候,七月份與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合辦線上繼續教育,兩次參加者均相當踴躍。八月份疫情稍緩,於是在符合防疫規定下,第二年在成大醫學院「臨床手術技能發展創新教室」舉辦「醫學生顯微外科訓練營」,報名瞬間額滿,學生學習興趣熱切,態度相當積極。十一月份在花蓮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舉辦無語良師課程,感謝慈濟模擬醫學中心團隊及曾國藩、李俊達主任,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及戴浩志理事長、黃柏誠副秘書長,顯微外科潘信誠秘書長和許多訓練中心同仁的努力下,在疫情期間克服許多困難及繁複的協調工作,大家才能不但順利完成教案學習,也學習到大體老師利他的人文精神。12月2日至5日在南港舉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共四天的時間,TSRM與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合辦顯微手術競賽,參與的醫學生和住院醫師踴躍爆滿,競爭激烈,此活動的目的在引發學生對顯微重建外科的興趣和認識,培養孕育未來顯微外科的幼芽。
此次年會規劃,除鼓勵會員發表free paper論文外,在淋巴水腫重建議題,請各院專家(中山附醫陳俊嘉醫師,成大醫院何建良醫師,高雄長庚楊家森醫師,林口長庚黃嫆茹醫師)從臨床到基礎研究經驗分享,在lunch seminar邀請到林口長庚林承弘教授和高雄長庚楊家森主任分享ICG application;魏福全院士顯微重建外科傑出青年研究獎今年由黃嫆茹醫師榮獲,會中將頒獎及得獎醫師發表演講;在顯微外科特別演講中,邀請傅尹志院長分享骨科醫師在顯微外科的角色,陳宏基院長講述Laryngeal Allotransplantation的新進展,莊垂慶教授分享顏面神經麻痺重建的長庚35年經驗;接著由郭耀仁教授和林承弘教授主持國際性的mini-symposium of vascularized composite allotransplantation (VCA),邀請到Professor Subramania Iyer分享印度VCA經驗,Professor Ömer Özkan分享土耳其VCA經驗,Professor Özlenen Özkan分享 uterine transplantation in Turkey,郭耀仁教授和林承弘教授則分別分享從基礎到臨床的VCA台灣經驗,國際講者雖因疫情無法至現場,但透過預錄與即時現場連線互動,依然可以國際學術交流!這也是疫情中的另一種轉型學習。
年會的學術活動精彩豐富可期,感謝籌畫規劃過程中眾多人的精心構思投入,秘書長潘信誠主任、副秘書長黃傑慧醫師、秘書何幸餘、副秘書沈千琦、王育婷、成大整形外科團隊fellow醫師蔡栩云暨住院醫師群李怡穎、尹睿慈、賴彥碩、劉品含、賴宇荷、黃浩瑋、姜良叡、張哲睿、胡湘微、林芸楹、謝華欣、辛怡萱、黃筱涵等,大家同心協力付出幫忙,及TSRM學會理監事們的大力支持,相信這會是一場會員、學員、學生與專家、學者、大師充滿智慧火花的學術交流盛會!
誠摯歡迎大家來到台南成大醫學院共襄與會,
敬祝 健康 平安!
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 理事長

中華民國110年12月18日

如同以往, 今年也會舉辦兩次CME繼續教育學術研討會, 本屆首次CME研討會將在四月一日周六下午13:30-16:30於台北國泰醫院舉辦, 講解有關乳房重建 (Breast Reconstruction from註一 Autologous Tissues)相關講題,這是之前CME還沒有探討的部分. 除了以往既有的, 由總醫師主講的 Surgical Anatomic Review, 以及年輕主治醫師主講的 Recent Article Review, 還有科主任指導評論之外, 下半場還結合學會在此相關領域專業的專家們, 包含國泰蒲啟明主任, 三總陳錫根副院長, 以及高醫張高評教授, 提供經驗分享與 Panel, 題目是"Autologous Breast Reconstruction: Microsurgical and Non-microsurgical Options" 讓此議題有更豐富的學習討論空間。期待您的參與指教!
理事長 陳宏基
敬上
利用顯微鏡、精密儀器及微小縫線,作人體組織(血管、神經、淋巴及其他組織)的修補及重建,已經是一門成熟的外科手術。在台灣已在各個不同領域穩定成長中。在國外已普遍成立相關的顯微重建(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的醫學會:如Korea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每年開兩次會。爾會員約500位:整形外科占>50%,骨科<50%, 及其他如ENT<1%);Japan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每年開一次會。會員約1450位,整形外科49%,骨科及手外科37% 及其他14%);Singapore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會員約100位,整形外科50%,手外科50%);American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會員>1000位,整形外科及骨科)。台灣在這一方面參與的醫生原是不少(特別是整形外科及骨科),可惜一直沒有相關之醫學會成立。不論是對內統合或對外之聯繫,均有一定的困難度。
我在去年(2013年)第七屆World Society for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簡稱WSRM) 被選為President-elect (2013-2015)。在明年(2015年) 3月,在印度Mumbai舉行的8th WSRM將接班成為President。有鑑於台灣目前沒有此相關之醫學會,毅然決定召集數位同道好友 (共18位,包括至少6個地區),在魏福全院士及資深顯微重建外科教授陳宏基醫生之首肯下,在今年2014年5月22日獲得內政部同意辦理。
TSRM之任務主要有下述:
- 深入了解人體血管、神經、淋巴、各種組織及免疫等問題。
- 促進、鼓勵、加強及深入利用顯微外科的技術作修復重建。
- 提倡台灣顯微重建外科醫學之研究與發展。
- 建立一套有關顯微重建技術的教學、研究及討論。
- 促進國內外顯微重建外科醫學之學術交流,收集有關資訊以供各界參考。
- 舉辦學術演講會。
- 和健保衛生福利部對話,提升顯微重建外科的品質及給付。
- 本會涵蓋範圍,包括(1)手指及肢體的再植手術(2)游離組織之轉移重建手術(3)異體組織之轉移手術(4)顯微血管、神經、淋巴修復手術及(5)其他和顯微重建相關的手術。
TSRM是一個New Society.此New Society的成長及茁壯是每一位從事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之外科醫師共同的責任,沒有您的參與及支持此醫學會是不會成長的。小弟今天寫這封信的目的就在於告知此New Society之誕生,希望獲得您的共鳴: 加入此 Society及支持此 Society。謝謝!